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事 > 正文

美国高举“关税大棒”,中国光伏企业如何应对?

  • 时事
  • 2025-04-07 21:54:03
  • 6

界面新闻记者|马悦然

“去年,美国进口光伏组件54.3 GW,主要来自东南亚四国。当年,美国已经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实施了以‘双反’为核心,叠加301关税等一系列打击政策。因此,光伏主链企业此前对关税问题都有所预期。”

4月7日,针对美国最新举起的“关税大棒”,光伏电池、组件龙头爱旭股份(600732.SH)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称。

当地时间4月2日,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“对等关税”,其中全面设置10%的基准关税。针对特定国家征收高额关税,其中对中国商品征收34%的关税;对欧盟商品征收20%的关税、对日本商品征收24%的关税、对越南商品征收46%的关税、对柬埔寨征收49%的关税等。

上述基础关税将于2025年4月5日生效,额外的“对等关税”将于4月9日生效。

这一关税政策将对全球经济体造成深远影响。4月7日,全球股市大跌,中国A股上证指数收盘跌超7%,深证成指跌超9%,创业板指跌超12%。

近年来,中国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发展迅猛,已占据全球头部地位。据界面新闻了解,美国加征关税,对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最直接影响,可能会推升产品出口成本。但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关税由来已久,业内对此普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,所以并未有太多悲观反馈。

“其他行业面对美国新关税政策可能会有些措手不及,国内光伏行业在跟美国的缠斗中,已经身经百战了。”一光伏企业人士对界面新闻称。

早在2012年,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、反补贴税。2018年后,在“双反”基础上,还叠加了201关税、301关税等。高税率下,中国光伏企业曾绕道东南亚出口美国,但该通路也逐渐“堵死”,美国近两年再次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发起“双反”调查。

图片来源:中信建投证券

界面新闻查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,近年来,美国并不在中国组件前十大出口市场之中。

“隆基销售区域布局全球,不会对单一市场产生重大依赖。”4月7日,针对美加征关税一事,组件、硅片龙头隆基绿能(601012.SH)相关人士也对界面新闻称,除国内、欧美外,其他增长比较快的地区,例如中东、非洲等市场,都是隆基近两年发展的重点。

中信建投证券最新研报指出,特朗普加征关税,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:一是关税成本由谁承担,若大部分由美国客户承担,则中国新能源企业产品毛利率降幅则有限。另一方面,加征关税后,锂电、光伏、储能产品当地实际售价提升,经济性下降,可能会抑制部分需求。长期来看,新能源企业在美国当地扩产,或是应对本轮关税冲击的最有效手段。

在美国贸易壁垒加剧且东南亚路径不通畅的情况下,此前已有多家中国企业赴美建厂。

隆基绿能对界面新闻表示,其在美国已通过与美国能源巨头Invenergy合资,在俄亥俄州建立了5 GW光伏组件工厂,主要生产PERC组件,产销两旺。短期内,美国工厂可能继续利用PERC产能满足市场需求,但长期需逐步引入BC技术以保持竞争力。

“企业到底在美布局与否、投入多大的资源、建立多少产能,我们在还谨慎评估。美国市场有吸引力,但又有比较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响。”隆基绿能认为。

美国是新能源产业的高盈利市场。隆基绿能提供的数据显示,近两年,美国组件价格约是其它地方的三倍。

据界面新闻统计,目前在美国有光伏产能的中企还包括晶科能源(688223.SH)、晶澳科技(002459.SZ)、阿特斯(688472.SH)、天合光能(688599.SH)、TCL中环(002129.SZ)、润阳股份等。

东吴证券数据显示,美国现有本土光伏产能主要集中在组件端,核心零部件如电池片大多依赖进口,最终在美国本土完成组件制造。截至2025年1月,主流光伏企业合计在美规划组件产能超68 GW,目前已投产40 GW;其中,中资和美资企业分别规划超28 GW。

组件龙头晶澳科技对界面新闻回应称,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国际贸易摩擦风险,其将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,在已构建全球化销售服务网络体系的基础上,积极推进产能全球化布局。

晶澳科技于2024年末启动阿曼年产6 GW太阳能电池和3 GW太阳能组件项目,计划2025年末实现投产。

天合光能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回应称,截至目前,其在美国储备有足够规模的电池组件库存,其成本预计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,另有部分在运输途中即将入关的产品,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货渠道,可以满足公司今年后续阶段美国市场客户需求。

“这次‘对等关税’可能会带来产品价格一定幅度的上升,对于美国的电池组件库存利润会产生正面影响。”天合光能认为,另外该公司的印尼合资TOPCon电池组件工厂(目前年产能1 GW)不受东南亚四国“双反”的影响,且本次已公布拟新增税率中印尼税率相对较低,印尼工厂具备相对竞争优势。

天合光能表示,综合来看,具备更强前瞻战略研判和全球化经营能力的企业,能够相对更好应对本次美国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。

图片来源:东吴证券

一位接近硅片龙头TCL中环的人士对界面新闻称,该公司硅片直销美国占比极小,受冲击影响有限。目前,该公司通过中东、欧洲及美国等地区全球化布局,辐射北美、欧洲市场,其计划将加快在本地化制造合作进程。

爱旭股份也对界面新闻称,其电池片业务和ABC组件业务对美国直接销售的占比均很低,且公司没有海外产能,因此受到的影响较小。

该公司给出了三条主要计划的应对措施。一是将进一步拓展非美市场,继续深耕欧洲、中东及“一带一路”国家,并将聚焦高效技术迭代,持续巩固光电转换效率的领先地位,通过技术溢价对冲关税对行业带来的影响。

二是将进一步加强国内产能的精益化成本管控,深耕好国内市场,尤其是积极响应侧重于效率门槛的光伏“领跑者计划”等。三是将加强BC生态圈的建立和完善,积极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,从而加速BC技术渗透率的提升。

也有业内人士向界面新闻提及,在美国相关政策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,会考虑短期内放弃这部分市场,专注国内。

另有企业人士表示,如果在海外建厂,可以考虑税率较低的海外国家,但是这种做法可能同样可能导致美国的“围追堵截”。

图片来源:金十数据

特朗普及其政府顾问多次公开表示,实施“对等关税”的目的是减少贸易逆差、增加政府收入、保护美国产业和国家安全,以及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,提高美国企业竞争力。特朗普在此前演讲中表示,将增强美国国内工业基础,打开国外市场,打破国外贸易壁垒,最终增加国内生产,将意味着更强的竞争和更低的消费者价格。

目前,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,美国建厂成本较高,主产业链短期内很难实现自给自足,特朗普促进本土制造业发展的“希望”是否能够落实,仍存疑。

4月7日下午,针对美国所谓“对等关税”一事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,美国以“对等”为名,行霸权之实,牺牲各国正当利益,服务一己之私,将“美国优先”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,是典型的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。

林剑指出,美方实施差别化的税率,违反了世贸组织非歧视原则,严重破坏正常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的安全稳定,严重损害多边贸易体制,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复苏进程,必然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。

有话要说...